前提背景与趋势:当"降本"与"责任"成为同一命题

全球产业链重构加速、能源价格高企、消费需求疲软……企业正面临近十年来最复杂的经营环境,企业利润空间被多重挤压。但变革往往与机遇共生——供应链重构正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的主战场。IMF预测全球经济将在2025年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影响波及股市、就业、消费和投资等各个领域。根据调研显示,70%以上的消费者愿意为ESG表现更优的品牌支付溢价,根据目前的数据显示,2025年ESG投资势头将更强劲。 

核心矛盾浮出水面:传统采购模式依赖成本优先策略,在波动中面临韧性考验;而单纯追求社会责任的高成本投入,在经济寒冬中难以为继。在“降本增效”与“社会责任”的双重压力下,可持续采购从企业“可选项”变为“必选项”,更成为撬动新增长的战略杠杆,成为平衡"生存"与"发展"的破局关键。 

可持续采购的本质:从成本中心到价值引擎的升级

可持续采购绝非简单的"绿色采购"或“责任”标签,而是通过系统化的采购策略,在供应商开发与选择、合作模式、履约评估等全链条中,同步实现环境友好、社会责任、经济收益三重目标:

  • 环境友好:优先选择绿色、低碳、可循环的原材料,动态追溯碳足迹,并持续减少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再生材料替代、循环模式设计等;
  • 社会责任:提高供应链透明度、保障劳工权益、社区福祉、规避歧视、支持中小企业、促进区域公平; 
  • 经济收益:通过长期协作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提升供应链韧性、长期价值投资,提高供应链的盈利能力。 

关键区别在于传统采购关注"价格最低",可持续采购追求"价值最优",其本质是将采购行为从交易导向转为价值共创,在成本、风险与品牌塑造之间找到最优解。

为什么可持续采购是经济增速放缓期的破局之刃?数据背后的商业逻辑

逻辑1:成本结构的优化价值

短期低价采购可能隐藏质量缺陷、供应链中断、合规风险或隐性碳排放成本。可持续采购通过全周期成本核算,帮助企业减少“隐性负债”。 某公司通过引入再生材料,虽单价比传统供应商高8%,但因免缴碳关税和废料处理成本,在3年内将原材料成本降低12%,同时获得欧盟碳关税豁免资格——这印证了我们的预测:可持续采购初期投入可能增加5%-16%,但3-5年内将带来20%+的综合成本下降。

逻辑2:风险防御的价值量化

全球76%的企业曾因供应商ESG问题遭遇损失。世界银行案例库数据显示,采用区块链技术追溯棉花产地的服装企业,其供应商断供风险下降43%。可持续采购通过供应商分级管理和数字溯源技术以构建透明化供应链网络,提前识别高风险节点,正在将"黑匣子风险"转化为"可控变量"。

逻辑3:消费市场的溢价捕获 

尼尔森监测数据显示,某国际快消品牌将包装材料替换为海洋塑料再生制品后,单品价格上浮8%,但市场份额逆势增长14%。消费者为可持续产品支付溢价的意愿逐年提升,当67%的Z世代将可持续性纳入消费决策,采购策略直接关联用户钱包。 可持续采购可协同研发部门推出低碳新品,抢占细分市场。

逻辑4:顺应政策的提前布局 

欧盟碳边境税(CBAM)、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中国“双碳”等政策持续加码,提前布局可持续供应链的企业,正在将合规成本转化为先发优势,将在国际贸易中掌握议价权。

 

价值实现路径:从理念到落地的三步转型 

第一步:诊断并规划可持续采购战略和转型路径 
  1. 通过系统的分析调研和评估,明确公司的采购可持续性现状; 
  2. 定义未来蓝图,确定可持续采购战略和目标,举措和运营模式,包括制定与业务目标联动的采购标准(如碳排放强度下降30%);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和流程;调整组织结构、 KPI和技术等。   
  3. 制定合作伙伴可持续管理机制,制定供应商评分指标和体系,如碳排放强度、劳工权益指数、创新协同能力等20几项可持续评分指标,用量化模型替代主观判断。   
  4. 制定可持续转型路径图,根据各可持续举措的工作量,时间和价值确定其优先级,并制定与公司战略一致的转型计划。 
第二步:实施可持续采购举措,用数字化工具穿透价值链

根据企业业务现状,选择并使用合适的数字化工具。比如使用数字化采购平台固化可持续采购运营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IoT传感器实时监测物流能耗和位置,AI算法可优化采购组合并实时监控供应商的ESG风险,区块链溯源可实现原材料产地和加工流程可追踪。技术让可持续性可测量、可验证。 

第三步:构建共赢的生态圈,达成内部价值共识

从“甲乙方博弈”到“伙伴共生”,将可持续采购纳入高管绩效考核,设立跨部门协同机制,通过内部碳定价引导决策逻辑。通过技术共享(如碳捕捉方案)、金融支持(绿色供应链贷款)、订单承诺形成深度绑定中小供应商,共建低碳产能;联合行业协会制定细分领域可持续采购标准。

真实案例:经济增速放缓期的逆势增长样本

本文分享一个全球快消巨头的“可持续包装计划”。 

背景:该快消巨头面临消费者对包装中塑料造成环境污染的强烈批评,同时市场竞争加剧,亟需扭转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

可持续采购举措:

  1. 与可再生材料供应商合作,将包装中的原生塑料替换为100%可回收或生物基材料; 
  2. 投资建设闭环回收系统,鼓励消费者返还空包装,并提供折扣奖励; 
  3. 与NGO合作,开展海洋塑料清理项目,并将回收塑料用于新产品包装。 

成果: 

  • 市场溢价:采用可持续包装的产品价格上浮5%,但市场份额增长12%; 
  • 消费者忠诚程度:品牌ESG评分提升25%,客户留存率提高了18%; 
  • 成本节约:通过闭环回收系统,包装材料成本降低了8%。 

可持续采购不仅提升了品牌形象,还通过差异化定价和成本优化直接推动了营收增长。 

毕博在全球各个国家帮助过很多消费品与零售行业客户成功完成“可持续采购转型”,使客户明确其可持续性基线并协助他们制定可持续采购目标和运营模型。然后使用数字化工具固化可持续采购的价值,协助我们的客户构建新的增长引擎。

Would you like more information?

如果您想获得有关此主题的更多信息,请与我们的专家联系,他们将很高兴收到您的来信.